close

《返校》電影與遊戲的距離

72917091_3073658129316887_7666037274944995328_o.jpg

 

 

    雖然最早玩返校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但無法忘懷當時玩完遊戲之後的感動,所以在電影上映前,言就已經和一樣喜歡〈返校〉這款遊戲的朋友約好要一起走進電影院觀場,但後來遊戲玩了三遍,電影也二刷,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XD

    

    以下一樣有雷,關於彩蛋和返校故事後面的冷知識,我相信一定都已經有很多人紛紛放上網,而且言確實也沒這麼細心可以找到這麼多小故事啊啊,所以下面就簡單分享一下電影和遊戲感受上的不同之處!

 

    〈返校〉到底是什麼樣的情節?如果是沒玩過遊戲也沒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很容易就會接收到是:這是一個背景關於白色恐怖的故事。

但如果要簡單說明一下劇情的話,大約就是一個高中女生方芮欣,喜歡學校輔導老師張明輝的故事。因為師生戀到現在都是不被允許的禁忌,而且老師張明輝和另一位老師殷翠涵,召集幾個學生一起辦理讀書會在學校讀禁書,在當時這可是會危及性命的事。所以在擔心禍及讀書會的情況之下,殷翠寒老師警告張明輝老師的這項行為。後來張明輝也單方面和方芮欣斷絕情感關係,這讓家庭關係已經崩毀的方芮欣更加難以接受這種情感的被拋棄!所以希望藉由揭發讀書會的事,來挽救這段關係,但方芮欣沒想到這一揭發,連帶張老師都被牽連,自己最心愛的人,因為自己的舉止而死。方芮欣於是也在此事發生後,從頂樓一躍而下,成為鬼魂徘徊在校園當中,不斷重演這段悲劇。

 

敘述角度的不同

    雖然說的是同一段故事,但在遊戲當中,我們只有一開始是用魏仲廷(讀書會學生成員)的視角玩了一下下,之後全部都是以方芮欣的視角走完所有故事,包括家庭的變故、包括與張老師的戀情、包括最後自己勇敢面對自己的過去的自己,重新得到救贖。如果要說這個故事是什麼?我覺得是以方芮欣為主軸,一段自我救贖的故事,帶出了當時時代的背景和沈痛

    至於電影,則是由大部分的方芮欣和小部分的魏仲廷視角交錯呈現,而這整段故事要帶出的是兩個人對這件事的贖罪和承擔,死在過去的方芮欣鬼魂繼續贖罪,和活下來的魏仲廷必須見證這段歷史,乍看之下好像格局較大,但由視角敘述的方式,其實就會感覺得到兩者所想要呈現的主題已經有一點點不同。

    所以下一點,想稍微來談一下兩段情節的主題呈現上有多不同?

 

主題明確性

    當初在玩〈返校遊戲時,其實一開始並沒有發現時代的強烈注入。是從角色一步一步解謎之後,透過一些當時的文物、報紙、場景,勾勒出故事的情節,些玩家好好細讀才能發現。而場景多在學校和家庭,也沒有太過突兀,各種東西也都扣合著方芮的故事,在家庭、愛情、個人追尋當中穿梭,當中更是有大量的民俗元素融入,腳尾飯、魑魅魍魎、黑白無常、城隍廟⋯⋯。如果要認真說遊戲中的返校,設定確實是在1960戒嚴時期,但卻沒有加入各種當時代的名詞。隱隱當中的角色不自由、受到的壓迫,類似《一九八四》小說中的那種不知道到底受什麼壓迫而的恐怖,各種暗示還有隱喻、象徵,也讓這種氛圍烘托得很抑鬱。如果要說遊戲的返校主題是什麼,覺得較像是壓迫。

    但反觀電影,從片頭一開始的各種廣播、新聞,都不斷強調「反共」、「保密防諜」⋯⋯遊戲中台灣的民俗元素都被拿掉,鬼差也直接變成黨國的機器,其實直接可以看出電影的企圖心是想要強調戒嚴時的白色恐怖一事,主題非常非常精確明顯,片尾直接讓大家直接聚焦在「自由」的可貴。而遊戲當中只出現過一次的「你是忘記,還是害怕想起來?」也直接變成指涉歷史事件的焦點,電遊戲中許多刻意模糊的暗示隱喻,都在電影中直接說明。重新回想一次,電影主題就在:時代和歷史,或直接說就是想以白色恐怖作為主題、戒嚴時代作為背景的故事,情節相同,但要說的主題卻相當不同!

 

小心得~   

    剛看完電影的時候,其實真的會因為剪輯的部分有點跳所以串不起來。後來看了第二次,比較能理解導演分成三幕順序的安排。

    再來是看完電影之後會覺得整部電影的重量是重的,或許是野心比較大,許多想要摻進去的元素太多,變成在看電影的時候常常會錯看焦點,包括歷史背景、恐怖元素、遊戲元素⋯⋯

恐怖元素刻意在電影當中想要營造出來,但礙於篇幅不夠長,有時候嚇人的地方好像跟主要劇情沒有那麼貼合,只是為了要人而加進去;而遊戲中的一些關卡元素也想要放回去,包括鬼差、骰子等等,造成電影裡面有些鋪陳其實沒有這個扣緊主線,或是有些情節放進去會顯得比較突兀或說教。簡單來說就是太想什麼都說,變成短短的電影有點太過擁擠,導致有時候想說的故事有點失焦。再來是導演可能也要考量到沒有玩過遊戲的人,所以把許多話說得很白,就少了一點遊戲中迷濛暗示還有隱喻的模糊性,變得直接而確定,相反的重量足夠,但思考的地方也就少了。但最後回家想了很久的一個點是,方同學能在學校裡面跟魏仲廷碰面,是代表魏仲廷一死,方芮欣馬上就自殺了嗎?但電影前面一開始又常常呈現出方芮欣已經在學校待了很久、課桌椅都有灰塵了,這部分覺得時間點上抓得有些緊湊。

說起來電影和遊戲還是喜歡遊戲多一點,但不得不說電影的題材和最後想要呈現的主題是確實能快速引起共鳴,也能逼出不少人的眼淚。要把這個故事順暢地說好,透過電影的篇幅呈現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排除每個人對於手法呈現的主觀感受,客觀來說這樣的題材還是發人省思的!

 

 

  更快看到文章請追蹤寓言家按讚給我們鼓勵!

arrow
arrow

    寓/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