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兒時的家讀後  寓言家

140152288_4331899933492694_4917457849763306662_n.jpg

作者:向鴻全

出版:聯合文學

按讚寓言家給我們一點鼓勵

這是一部關於自己生命中記憶的收藏。

何處是兒時的家?
無論我們往前回溯,終究不可避免隨著時間流逝,可能留下或可能消逝

的記憶。

    帶著父親被羅織罪名入獄以及自己眷村生活的記憶,以這些記憶作為出發點,作者寫下了一篇篇關於自己、關於父親的回憶。而這些回憶沒有輕重,沒有先後,但卻同樣擁有重量的,串起作者生命的拼圖⋯⋯

這是一本充滿「回憶」的收藏。

    我們沒有辦法擁有「完全真實」的回憶,而那也不重要。就如同我們早已忘卻童年時的一切記憶,但我們卻記得自己快樂的那個感受。而所謂感受,就是能比錄相機錄下的一切實拍,還要來得更加真實,更加不可取代的東西,因為感受從不說謊。

 

眷村的生活、白色恐怖年代下的成長,當我們一起走過同一個世代,我們擁有的記憶卻不可能每個人都一模一樣。怎麼解釋我們共同有擁有的記憶呢?誰是真的,誰又是假的呢?

    「那就像堆積木時,中間有一塊積木放歪了,以至於後面每一塊積木都帶著微微的歪斜,而你終於發現是那塊積木放歪了,但如果馬上把積木抽出來的話,好不容易蓋起來的積木就一定會垮,所以也就只好繼續讓它保持一種不會馬上垮的斜度,或者慢慢用很細微的角度修正,可是無論如何,那就是建立在某種錯誤信念和經驗基礎上的世界,荒謬卻很真實。」

    我們不得不承認記憶的不可靠。我們曾看見哪裡不對勁,但我們終究沒辦法在一開始就把積木好好擺正,但是當我們一路走到了這裡,原本虛假的記憶,也終究能走成了現實。關鍵在於,我們究竟是如何看待我們的一連串過去?

    令人佩服的是,作者始終帶著溫柔的眼光,檢視一路走來的路途。誰都知道記憶不可靠,重要的是,你在意真實嗎?有時候所謂的真實並不存在在真實發生的場景中,而在每個人心裡的一個角落,對自己誠實、對自己溫柔的那種真實。

arrow
arrow

    寓/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