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破壞王2》/阿寓

「無敵破壞王2」的圖片搜尋結果

    本文將會有《無敵破壞王》1與2的劇情,若是尚未看過的朋友,請特別注意唷~

    阿寓滿喜歡《無敵破壞王1》的,經典遊戲角色們出場的新奇有趣感,破壞王摧毀雲妮露賽車時兩人的悲傷與無力,糖果王真實身分揭露時的震驚,結尾破壞王被拋擲時望向對面雲妮露的眼神,都在在令人難忘。因此阿寓對《無敵破壞王2》是非常期待的。總體來看,阿寓認為《無敵破壞王2》以不小的距離輸給了第一集,但仍不失為不錯的電影,是值得看的!

    《無敵破壞王2》最顯眼的看點應該莫過於諸多的彩蛋、致敬和既視感了吧!從預告中就已經看到片中會出現14位公主(廣義的定義),令人覺得懷舊、溫馨,又非常惡搞XDDDDD 比如用自身經歷問雲妮露是不是公主。問她有沒有被詛咒、被奴役、被綁架,或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難敵都是靠男人解決的XDDDD還有婊《勇敢傳說》的梅莉達是皮克斯來的,所以他講什麼話沒人聽得懂XDDDD尤其公主們合力救援破壞王時,在其自身的電影背景音樂下大顯身手,可說是精彩萬分!

「無敵破壞王2」的圖片搜尋結果

    除了公主,這集還出現了頗多客串角色,比如擦身而過的狐狸尼克、到處追捕的風暴兵、C-3PO提醒公主們要出場了、格魯特回答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是:「I am Groot」,都令人驚奇連連。在雲妮露要進入公主休息室前,牆壁上有「A113」的標記,這個梗相信常看動畫的朋友們並不陌生。此外,門外有名老頭則是近日剛過世的漫威之父史丹李,他也客串了不少的電影。

A113: https://news.gamme.com.tw/703871

史丹李: http://inmywordz.com/archives/37228

    除了角色部分外,阿寓覺得片中頗多情節有致敬的成分,又或者是和其他著名電影有類似的味道。雲妮露的歌唱片段頗似《樂來樂愛你》中開頭的Another day of the sun以及Planetarium。致命關頭裡下水道跳出來的鯊魚,很像是《大白鯊》或是侏儸紀系列裡的滄龍。破壞王分身聚集而成的怪物抓著雲妮露爬上了大廈,就如同《金剛》。

Another day of the su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kfbl2oYjJI

Planetariu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MlzuvMf8

大白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1fu_sA7XhE

侏儸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fnU-bFHEwE

金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yLTVFv8KQ

    除了角色與情節的彩蛋、致敬和既視感外,第二集因為場域轉移到了網路,對網路世界與現象的呈現十分有趣。比如按讚、煩人廣告、綁架頁面、買賣虛寶、留言區……等等,都是現實中我們十分孰悉的,所以很能產生共鳴感。而阿寓覺得這個部分則是很像《瓦力》以及黑鏡影集裡的《Fifteen Million Merits》。

瓦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BQPV-iCkU

  接下來談談阿寓覺得比較可惜的部分,首先是配角們的刻畫不深,沒有把握有趣的特色,人物在電影中也沒什麼轉折、衝突、改變。以第一集為例,阿修在尋找破壞王的過程中,迷戀上卡轟。卡轟相對於阿修,是新穎的遊戲角色,畫質較清晰,身形修長、個性堅強有力,不過卻因為未婚夫被飛蛾而心有陰影。所以,阿修與卡轟如何克服兩者的差距終成眷屬,是一個看點。而阿修與住戶們最後明白,有無敵破壞王的付出才能讓大家平順地生活,這也是一個看點。

  此外,第一集的反派糖果王(渦輪)刻劃的頗好。渦輪的故事。使觀眾了解角色離開所屬遊戲可能會造成的危險(自己與他人的遊戲毀滅),這隱含著角色們應該安於被設定好的身分,所以更加強了破壞王的特別性,以及眾人對破壞王作為的不理解,還有阿修、卡轟要找到破壞王的急迫與必要。而糖果王揭露真實身分就是渦輪時,劇情的反轉力度極大,令人對前面的埋梗讚嘆,尤其糖果王最後變成了飛蛾,無法自拔地撲向光而死亡,正是他不斷追求賽車冠軍的貪婪而導致的自滅。

  第二集中,舊角色阿修跟卡轟的戲份非常少,只在頭尾出現,並與主線劇情無關。而新角色比如神力與他的快樂夥伴們,雖有討論阻止玩家的意義何在,或是向雲妮露談心,告訴他朋友之間未必要有相同的夢想,但除此之外,她給人的印象只有賽車技巧高超、熱心助人,並未進入其內心世界,她也沒有轉折、衝突、改變的部分。GOOGLE搜尋、廣告阿利與他的快樂夥伴、黑市裡的雙頭丹、讚讚姐與他的快樂夥伴們,都很有特色,不過都僅止於提供主角協助而已。

  而第二集的主角線則遠不如第一集。畢竟第一集的格局頗大,思考的主題是人嘗試突破他人對自己的刻板印象,不要被限制住,可以決定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所以其他人都告訴破壞王不該拿獎牌、雲妮露不該賽車時,他們都勇於挑戰,最後也找到自我的意義。然而第二集的格局相較之下,就小了許多。第二集的主題基本上就是一對小情侶(其實用愛情、友情或親情解釋都可以)要處離分離的問題(場景在網路,但並非是主題)。

  雲妮露認為「致命關頭」比「甜蜜衝刺」讓他更有歸屬感,可能是裡面危機四伏、刺激暴力的氣氛,還有不被固定賽道限制的自由,吸引了他。阿寓覺得電影開頭裡「甜蜜衝刺」的方向盤故障頗有象徵意義,這意味著雲妮露的生活已經沒有方向,畢竟他已玩過所有的賽道,駕駛技術也到達了巔峰。後來破壞王籌款成功,終於得到「甜蜜衝刺」的方向盤,雲妮露卻想留在「致命關頭」,這代表他們兩人方向的不同,所以產生了衝突與矛盾。電影原先的主要目標只是表面的「方向盤」,最後卻要找到真正的「方向盤」,對破壞王與雲妮露來說,都是。

  不過對於雲妮露想追求歸屬感的部分,阿寓認為片中的著墨並不多,所以不易令觀眾共鳴,而他難以對破壞王開口的態度,則稍有提及,他未若破壞王對分離產生了龐大的焦慮。電影基本上呈現較多破壞王的情感,不過這反而可能讓觀眾難以同理破壞王,就像對《花木蘭2》的木須一樣,喜愛程度下降不少。

  片中大反派破壞王病毒的合體,乃是破壞王的不安全感、佔有慾與焦慮。這非常適合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其實GOOGLE搜尋回答如何處理派壞王病毒時的第一個答案,就是看心理醫生XDDDD 看來編劇應該也有對派壞王作心理分析嘛XDDDD

  基本上,可以從「依附理論」來談,為了方便,在此先假設破壞王跟雲妮露為愛情關係。以泛科學系列文章的資料來看,「依附理論是近年來探索愛情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這個理論最早來自於嬰兒和母親的互動關係,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伴侶世界當中。」

  而焦慮的定義是「當一個人在和伴侶互動時,常常會擔心失去這段感情,而時常對於彼此的分離感到擔憂與焦慮。這種分離可以是實際上的分離(如暫時無法碰面),也可以是想像中的分離(如對方在一段時間內都未讀自己的訊息)。尤其當一個人處在壓力之中時,更容易感受到此種焦慮感。如:『我很害怕聯絡不上對方』、『我需要對方不斷保證他/她是愛我的』、『我很難忍受彼此分離』。」

  由此看來,破壞王應該屬於焦慮型依附型態:「這一種類型的人對自己的看法是負面的,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但他們卻對其他人抱持著正向的看法,認為他人是值得相信的。但是這種人因為對自己的自卑,認為其他人比自己好,因此在關係中很擔心會被拋棄,必須不斷尋求他人認同以獲得肯定。」

依附理論系列(一):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74

依附理論系列(二):https://pansci.asia/archives/99789

  關鍵評論網的說明也很清楚,而且與電影非常契合:「關係愈是親密,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界線愈是模糊,甚至將對方視為自己的一部分。由於害怕被拋棄,他們容易陷入強烈焦慮,為了確認自己是否仍然被愛,常不斷做出多餘的確認,也具有很強的猜疑心與嫉妒心,有時甚至會出手束縛或監視對方。當對方因為不得已的原因而無法顧及自己時,焦慮型的情人會立刻感到憤怒,感覺自己遭到背叛,並將怒氣出在對方身上。長久下來,會令伴侶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只有二十四小時隨傳隨到的戀人或伴侶,才能同時做為依戀對象與依賴對象,成為焦慮型情人的支柱。」

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1294

  那麼身為焦慮型依附型態的伴侶,該如何與對方相處呢?孫頌賢教授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品質的影響的論文表示要「認知對方願意表現主動積極的關愛、並給予肯定與保護,而這可以促使個體降低對關係親密的害怕與畏懼,並且減少對於遺棄、分離的擔心」。而身為焦慮依附型態者,又能做些什麼呢? 周慕姿醫師所寫的《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表示要練習「相信自己的價值」與「相信這段關係」。我認為破壞王最後是有朝這兩個方向努力的。

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品質的影響: http://140.119.115.26/handle/140.119/55282

關係黑洞: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5137

  而阿寓認為,破壞王最後多與其他遊戲人物互動,是良好的。如果一直不願與對方分開,反而失去跟別人互動的機會,無法交朋友,而沒有其他朋友,又只能跟對方相處,對方離開時自己會變得更加痛苦,如此,便產生了恐怖的惡性循環。所以破壞王多交朋友可以避免這個情況,也能在與他人互動中被肯定,解決焦慮的問題,讓自己更有信心,知道自己值得被愛。

  另外,破壞王最後參加桑吉爾夫的讀書會,桑吉爾夫問他:「你認為杜斯妥也夫斯基是故意讓敘事者不可信嗎?」破壞王隨口搪塞道:「是,也不是。」這幕讓阿寓快笑翻,因為這本書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文中的主角意識到「自由」與「焦慮」。阿寓覺得和破壞王的情形有些相似。而其中主角說話總是反反覆覆,前後矛盾,比如他說:「我認為我的肝有病。不過,我根本不清楚我的毛病,也的確不知道我有病。」所以他是一名不可紹的敘事者,讀者對他的話語不能直接全盤接受,而要思索其真偽。

  而到底杜斯妥也夫斯基是不是故意讓敘事者不可信呢?答案或許真的就是破壞王所說的「是,也不是。」因為杜斯妥也夫斯基可能是故意如此寫作,告訴讀者「人無法對自己的意識完全誠實。」又或者是因為「人無法對自己的意識完全誠實。」因此杜斯妥也夫斯基不是故意這樣,而是他本來就是這樣。所以「是,也不是。」恰好是同時包含兩者的答案,而且本身也與《地下室手記》主角一樣,說話前後矛盾,打自己的臉XDDDDDDD而《地下室手記》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創作生涯的轉捩點,一篇哲學性的導論,預示了之後《罪與罰》、《白癡》、《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等多部偉大小說的主旨。美國哲學家考夫曼認為,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是存在主義的完美序曲。

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

地下室手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87804

  總而言之,阿寓覺得《無敵破壞王2》整體來說,是不錯的電影,但主要是因為有諸多其他電影的梗來支撐,純粹就本身的部分來看的話,格局稍小,不若第一集。但還算是不錯的娛樂電影,是值得去看的!

 

arrow
arrow

    寓/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