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

65091463_2827853177230718_2190077478624559104_o.jpg

作者: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譯者:周全

出版:讀書共和國

 

  如果讓你回想,1914-1933的德國會讓你想起什麼?

  一般說起第二戰都會認為是從19391945這段期間,其中的猶太人大屠殺,消滅了歐洲近三分之二的猶太人,可謂史上對猶太人最大的系統性屠殺。

    但這都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我們只是看見最終的結果。

  本書的後記——作者哈夫納的兒子奧利佛說道:「本書以目擊者報導的方式,回答了一個問題:『當初怎麼會演變成那種局面?』這是後生晚輩不斷向戰前出生的那一代人提出的問題。他們所獲得的答案往往卻是:『我們自己也不曉得。』」

  以往閱讀這個時段的歷史作品皆多以猶太人的立場來書寫,呈現的往往都是當時屠殺的慘烈以及殘忍,像是上次讀的《安妮的日記》發生在1942。但哈夫納以身為非猶太人的德國人,以親身經歷歷史的角度,描繪他的所見所感,釐清事情變化的脈絡,讓我們停止責怪那個無法挽回的結果,去探究變成這樣的過程。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書的內容有哪些?

  作者哈夫納本身是雅利安人,在1938年,因憂心自己的猶太裔的妻子受到波及,一同於夏末旅居英國擔任記者。

  這本書主要是作者的回憶錄,從19141918一戰時期,作者只有七歲的年紀,面對戰爭的態度便像是在看一場國家的大戲,對勝利的狂熱和憧憬甚至帶有一種趣味性,在一個七歲的孩童心中滋長了戰爭的經驗,直到後來他明白,納粹之後的萌動,這是不是也提供了一種助力?

  德國社會在經歷戰敗的動盪、其後幣值的不穩定、經濟大蕭條,到後來19333月,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誕生,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是如何利用各種手段拔除所有政治對手,到剝奪猶太人的公民自由權,以致後來對猶太人的集體屠殺。書中大致描述的是段歷史,但更特別的是作者身在的角度,讓事件呈現的方式相當不同。

「歷史事件」可能只是書上的一筆痕跡,對人的影響微乎其微、生活幾乎沒有改變;但有的歷史事件卻能像地震一樣,讓一整代的人翻天覆地。對作者來說,這件事不只動盪了他的生活,甚至要讓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挑戰自己內心本有的良知。

 

讀後小省思

  引述作者在書中的一段話:「基於『科學實用主義』的歷史著作是無法說出歷史事件在強度上的差別。想獲得更進一步認識的人,就必須閱讀傳記。但所該閱讀的並非政治人物的傳記,而是那些比較罕見,由默默無聞的尋常百姓所撰寫之傳記。」前一本所閱讀的《安妮日記》,大致上也是這樣子的傳記。在讀這本書時,內心的感觸是相當多的,尤其是「歷史」,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們所認知的歷史往往是由許多人、決策、事件所構成的脈絡,但真實的歷史卻往往比書中所闡述的更加複雜,比方說我們從來不知道所謂的「真相」為何,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見的世界就不一樣。是故在歷史當中身在什麼位置,往往也就影響了看待事情的態度,所以更加重要的不是事件的發展,而是歷史事件的「本質」。

  而這些本質則來自於當時代的所有人,可以看做每個個人經驗的總和,但群眾當時的共同反應和心靈的變化——甚至本人毫無察覺——卻可以左右一個時代的變化。這或許就是脈絡歷史中常常被忽略的關鍵。所以比起真正去看歷史書,這種小民眾的自傳,能讓我們更加參透當時的氛圍以及當時「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這本書看待同一段歷史事件的時候,以自身小人物的角度看待大時代掠過自己人生的方式來敘述,當我們去想這段無論如何都很荒謬的大屠殺發生,都本能覺得這怎麼可能發生。但是最終發生後,我們才發現許多事情的開始其實是複雜的,而且往往正是發生在這種「怎麼可能發生」的樂觀心態下。作者是一個內心反抗力量很強的人,但是還是有很多很多時候,必須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抽離真正的自我,才不真正失去自我認同。

    用作者在書中犀利深刻地一句話來作結論:「別人確實只需要給我們特定的生活條件,即可製造出一種化學反應。它足以分解我們的自我認同,並產生催化作用,使我們變成對任何操弄行為均興奮莫名的物質。」希望能時時刻刻警惕,絕對不要成為失去自我卻毫不自知的人

 

 

追蹤更多文章請點寓言家

 

arrow
arrow

    寓/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