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思考

53615556_2628019587214079_4102240637275865088_o.jpg

作者:朱利安巴吉尼

出版社:商周出版

按讚寓言家臉書給我們一點鼓勵

    我們每天從起床開始,早餐要吃什麼?要穿哪件衣服去上班?要走路還是騎腳踏車?要買咖啡還是不要?⋯⋯就面臨了許多的選擇。對於擁有選擇的自由這件事,我們似乎毋庸置疑。

對於我們自認與眾不同的個體來說,擁有自由意志是另一種證明自己存在的說法。但我們真的擁有這些自己選擇的「自由」嗎?我們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嗎?我們,又該如何證明自己確實擁有自由意志?

   作者在這本書當中從科學方面切入,包括遺傳學家、神經科學家所探討的人沒有自由意志;到藝術家和一些異議人士中認為人擁有自由意志;以及精神病患、成癮者被剝奪的自由意志⋯⋯等等面向來探討自由意志的相關問題。

 

你相信你有自由意志嗎?

    決定論這麼說:因為凡事都是有因才有果,有固定的規律在,今天我們面臨的這一切當下景況,都是前面的因所導致的果。所以我們今天所有的選擇、思考,若真要探究起來,從人類大腦的運作、神經的傳導、早年經驗、生長的環境⋯⋯我們總能找到許多成因來解釋我們為何如此選擇。但我們既無法決定自己出生以前的事,也無法左右自然發生下的因果定律,所以我們現在我們面臨發生的所有結果,都不是我們所決定的。

聽起來似乎確實是如此,但我們怎麼甘心於自己身為一個早就已經被決定好的生命體?但如果要證明,我們又要如何證明我們「擁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又存在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到底什麼是自由意志呢?

    神經科學家主張人類是沒有自由意志的。原因有三個:

  • 我們的行動是由腦部活動決定的,和我們的思想無關。
  • 我們絕大多數的行為,都是在不受意識控制下進行的。
  • 我們雖然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不同選擇,但通常大腦會在我們意識到自己擁有選擇之前,就已經有所決定了。

 

    但稍微停下來想一下,如果以唯物論的觀點來看的話,人確實是沒有自由意志的。但這些論點到底有沒有可以檢視的地方呢?

    第一點主張,如果大腦決定我們一切的行為,那我們的思想不過也是大腦的產物,即可推論出人是沒有自由意志的。但即便是我們的大腦為我們做決定,但我們的大腦不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嗎?且既然行動與思想無關,那可以總結為一個主張:思想沒有因果效力。也就是思想不會影響我們的行動。我們開門只是因為要出門,而我們蹲下只是因為我的腿彎曲起來。但除了動作的原因之外,其實還有動作的「理由」,比方說開門是因為手的動作,但理由是我必須出們買東西;我蹲下除了因為腳彎曲了,理由是我想看地上的螞蟻。雖然理由並不是一個事件,但決定論者可能忽略了因果背後的原因。

    第二點主張我們大多數的行為不是在意識下進行,比方說我們走路的時候,並不會意識到自己是左腳、右腳這樣行走的。雖然我們很多行為都不是在意識控制下產生的,但這不代表這些選擇不是我們做的。比方說我好喜歡吃巧克力,雖然我並不知道為什麼,甚至也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發生,但並不能說這就不是我們的選擇。

   最後第三點,自由意志的前提常常放在我們可以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可是我們是不是也可能是「不想要那個自由」?不想做出某個選擇、或是好像別無選擇時,也可能是因為我們本身就不想要另外一個選擇,就算再發生一百次,我還是會做相同選擇,因為那就是我們那個當下的偏好。

「無視自己的偏好、信念與慾望而選擇,只為了證明自己能夠選擇?這麼做值得嗎?」

 

讀後省思

決定論和自由意志之間的辯論,一直是哲學上長期爭論不休的一個議題。我很喜歡這個問題在於,關於人有沒有自由意志與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有切身的關係,甚至直接關係到了「人如果沒有自由意志,那我們還需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書中必須自己去尋找了。

    書的結尾,作者這麼說:「自由就是極大化我們真的可以擁有的自律與責任,另一方面也接受我們無法控制的事物。」

    若問我們什麼是自由?如果毫無限制、隨意妄為,那無法控制的自己就不叫自由了,真正能擁有自制力、控制自己的人,才是擁有自由的人。沙特也說,人可以擁有自由選擇,但必須為自己負責。如果只是擁有選擇今天要喝什麼飲料的自由是空洞的,懂得自律、自我管制才是真正的自由。

 

 

 

寓言家臉書   按讚更快追蹤更多文章!

 

arrow
arrow

    寓/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